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電影]Joker 小丑:是怪物創造了時代,還是時代創造了怪物?

隱藏於笑臉之下的孤獨與絕望

我去看了小丑。不過那是好幾個星期前的事了。

平常我們是不怎麼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但因為朋友中有漫畫迷所以就去了。對於這部片我覺得是五味雜陳,電影拍得很好,演員Joaquin Phoenix (這名子的中文翻譯想當混亂的演技也相當精湛,但看完後我卻一直有種「好像少了甚麼」的感覺。

(以下有雷)

也許是已故的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表現太過精湛,所以我進電影院時有些偏見,才會覺得有種「就這樣?」的感覺。冷靜下來之後才能好好品味這部電影。希斯萊傑的小丑痛恨這個社會、以至於對於活在這個世界的自己也沒有太多感情,對於自己的部下也沒甚麼感情。這裡的小丑(本名亞瑟)試著生活卻處處被嘲弄。正處於大蕭條決定停止繼續金援她精神治療的藥物,逐漸把失業又要照顧年邁的母親的他逼上絕路。

我想導演想表達的是:如果人與人已經不再互相幫忙、不再關心彼此、不再彼此信任甚至互相憎惡,這個社會已經病入膏肓,任何一個人都可能作出超乎常理的邪惡的事,且社會離動亂與崩壞只有一線之隔。電影一開始亞瑟就光天化日之下、莫名其妙得被一群不認識的小鬼搶劫圍毆,亞瑟在公車上做鬼臉逗弄小孩卻被小孩的母親認為是在騷擾小孩,同事給他一把槍防身卻在之後反咬他一口害他被裁員,應該要幫他控制精神病的公務員只是擔心自己的飯碗。最後,應該是最關心他的母親其實在更早之前就任由男友虐待亞瑟導致腦部受傷——我忽然想到,亞瑟的母親說「你天生就是要來帶給這世界歡笑」是不是只她男友虐待他時相當快樂?——亞瑟經歷很多,但他並不是唯一一個精神憂鬱、對世界感到不滿的人,所以當他「發狂」的舉動給大眾的不滿找到一個宣洩,而蛻變為小丑的亞瑟也終於找到同伴。

所以說,把這個小丑與黑暗騎士的小丑拿來相比是有失公平。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光明(蝙蝠俠)與邪惡(小丑)的對比,而是小丑的世界,一個只有絕望的世界。這裡的小丑沒有推翻社會的偉大想法,沒有「讓人類從社會常規中解放」的遠景,這個小丑只有孤獨、無助、與憤怒。

然而,電影的一些安排卻又有點抽離現實世界,所以在某方面而言,觀眾與電影的情感是有距離的。我在想這就是為什麼影評相當兩極。為了迎合漫畫「小丑」這個漫畫角色,導演安排Joaquin一緊張就笑的怪笑病我覺得十分遷強且沒有必要。第一他已經有憂郁症(電影沒明說,但是他說「他所有的想法都是負面的」),第二他的生活、工作上都沒有什麼好事發生,第三高譚市和善的人幾乎消失。所以他感到孤立其實是高譚市的自然現象,而加上怪笑病讓我感覺像是拿到一碗臭酸的白飯卻只抱怨飯上撒的是白芝麻而不是黑芝麻一樣,讓我沒有辦法產生共鳴。

我認為,這戲與其著重於亞瑟的怪笑病在平常生活帶給他的不便,不如安排說這是亞瑟扮演馬戲團小丑時的笑聲,等亞瑟蛻變為小丑之後再多著墨就好了。畢竟亞瑟再失手殺了三個菁英之後也是靠著他的小丑舞自我催眠才冷靜下來,上脫口秀公開殺死主持人之前也是跳著小丑舞。隨著電影進行,小丑面具逐漸從亞瑟的日常工作變成一個象徵,人們戴上小丑面具抗爭上流社會對給窮苦人們的不公。就好比,在馬戲團的角色一直都是帶給人歡笑、脫離現實的壓力,亞瑟最後畫上小丑面具是帶給自己歡笑、脫離社會常規的束縛。


最後,令我扼腕的是:最後他被關進監獄後面試者不是哈莉·奎茵。當然我明白導演並不想把這個小丑跟相當漫畫化的自殺突擊隊扯上關係。但我還是忍不住替DC感到可惜,就這樣失去一個可以擴展DC電影世界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